大家看到身為台中人的我在台中一日遊,還跑去孔廟作為當日第一站
真的是非常的驚訝外加些許崇拜(自以為...)
套一句賈大媽說的 整個 無懈可擊
這間位在台中市雙十路的孔廟,打從我從學校畢業工作後
常常經過不下百次,卻從來沒看過他的廬山真面目
雖然已經不是學生了,還是決定來拜見孔子一下,順便請求祂讓我保有智慧
至少不要晚年得失智症才好...
台中這間孔廟原址為空軍子弟小學及教職員宿舍,
民國五十六年學校遷移至健行路改名為省三國小,原地就規劃改建成孔廟。
採用宋代宮殿式建築,以取其渾厚、雍穆、樸實而壯觀。
我先從側門-觀德門進去
觀德門是進入孔廟必經的建築,源因於古制只有黃帝與狀元及第者才能由正門
(即櫺星門或稱狀元門)進入,一般人入廟須從黌門(西邊門)或泮宮(東邊門)
再過禮門或義路(即觀德門與毓粹門),係暗示為學須通五經,欲達到孔子理想
並無捷徑,因此具有鼓勵後進力圖自強之含義。
另一邊還有另一個側門-毓粹門
不知是不是未開放的關係,字都消失了...
燎亭、瘞所分別建於大成門前甬道東西兩側,台基高0.90公尺,六公尺見方
燎亭高一公尺成長方古鼎形
瘞所高0.60公尺成八角形。
是少數建有燎亭瘞所的孔廟之一
其作用是至聖先師孔子誕辰釋奠典禮時,做為瘞毛血與燎帛及祝文之所。
瘞所
燎亭
大成門建於前院與內庭之間,樑坊正中有謝前副總統東閔先生頒題之「大成門」扁額。
平常只開兩旁之邊門,祭典啟扉儀式時才全部開啟。
地面舖觀音山石,正面接甬道,東西通觀德門及毓粹門。
大成門
孔廟為文廟又稱聖廟,台中孔廟為官方奉祀的大廟,所以廟門不彩繪門神,
而是以門釘裝飾,用來彰顯尊貴的地位。
位在門框前面,形狀好像古代枕頭的石頭,原始的功能是為了穩固木板門面,
使門不致於因為強風的吹襲而搖晃。
門枕石的垂直面常作些吉祥圖案的淺浮雕,以增加美感。
抱鼓石就是門鼓,屬於門枕石的一種。
天花板的裝飾燈
位於大成門內的晉鼓(又稱大成鼓)及鏞鐘,為釋奠典禮時使用之樂器。
旁邊還有民眾的祈願卡
接著要到主殿前要先過 東西廡
這讓我想到很多古裝劇裡的東廂、西廂房 之類的
快到了...
先來拍拍掛燈,寫著 有教無類
殿裡放著很多樂器
看到主祀大成至聖先師孔子的神位牌
先拜了拜,保佑我不管遇到哪種考試都能順順利利
崇聖祠(又稱聖祖殿)位於大成殿後進,供奉先聖先賢或先儒父輩神位
這種安排實與中國幾千年來宗族倫理制度有關
孔廟崇聖祠之佈局,也與家廟或宗祠有相通之處。
有些長廊隔間有開放參觀及一些課程活動,詳情可以上官方網站查詢
剛剛開頭提到,我是從側門進來的
這是正門-櫺星門
如果從正門進來就會看到這座 泮池
古時狀元及第的人,到文廟祭拜孔子,經過泮池,從池中撈起水草插在帽上
稱為遊泮或入泮。
直走就會看到 大成門 囉~~
對了,在古代能走正門的只有皇帝和狀元呦!
孔廟參觀行就到這兒
如果有機會再來看看在教師節祭祀時的活動吧~~
地址:臺中市北區雙十路二段30號
開放時間:上午9:00至下午5:00、免費參觀,星期一休館